睡眠是人類版的冬眠狀態

睡眠是人類版的冬眠狀態 | 許多科幻電影中,乘坐太空船的人類,為了抵達幾億光年外的遙遠星系,而透過類似動物的冬眠機制,來維持身體的機能以進行星際宇宙間航行,而在現實的生活中,到底人類是否有可能進行冬眠呢?


動物的冬眠機制

動物的冬眠 ,可以定義為因食物的缺乏和環境溫度的降低,而促使牠們的軀體呈現機能減慢、呼吸、體溫、新陳代謝和心跳下降的一種節能作用,也可說是一種對付不利環境的保護性行動。

在動物冬眠時,體內的甲狀腺和腎上腺機能都會降低,並且釋放「 冬眠荷爾蒙」。曾有研究者曾把不同濃度的「冬眠荷爾蒙」注射至老鼠、蝙蝠和猴子的體內,發現濃度越高時,這些受試動物的長時間沉睡,心跳變慢,體溫降低等規律性的冬眠狀態就越久。

而國際冬眠學會的研究學者,也發現了兩種會引發動物冬眠的基因PL和PDK-4,它們能透過調控一些酵素,從而改變身體消耗糖類以獲取能量的途徑,並使使動物體在嚴寒下少消耗糖,多儲存一些葡萄糖,好進入冬眠狀態。

人類可以冬眠嗎?

在動物冬眠時,大腦神經元將會呈現退化的狀態,而且在這些動物的大腦中,被觀察到會堆積類似人類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的濤蛋白(Tau proteins)。

但在春天甦醒時,動物退化大腦中看起來像是阿茲海默症的蛋白質分子,將會重新自我修復,看不出來有任何損傷,但若這樣的現象發生在人類身上,則可能會造成大腦中的神經元會有不可逆轉的永久損害。

此外,冬眠動物的心臟可以在低溫下移除多餘的鈣,就算身處於1℃的低溫環境下,心臟依然正常跳動。而人類的心臟中的血液溫度低於28℃時,就會無法移除多餘的鈣,而停止跳動。

科學家發現調控冬眠機制的開關?

雖然,在2018年《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用雷射光束和化學制劑分別刺激老鼠位於下丘腦區域叫做腹外側視前核(VLPO)的細胞,會引起睡眠並使體溫略微下降。若持續刺激VLPO神經元,老鼠體溫將會下降多達5~6攝氏度。

但2017年其它的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則相反,刺激VLPO神經元,卻喚醒了接受實驗的動物。因此,看來啟動人類的冬眠模式,還需要多一些時間驗證。

睡眠是人類版的冬眠狀態

雖然,人類目前仍無法進入冬眠模式,但人類在睡眠時的新陳代謝率比白天活動時減少許多,同時體溫也下降一點點,而在夜晚,我們確實也遭遇比白天更差的環境壓力,例如溫度、視線、安全,食物獲取等威脅。

所以廣泛的說,睡眠可能也是一種減少能量損耗,以利延長生命時間,而達到逃避環境壓力的「冬眠狀態」。

延伸閱讀

研究:安眠藥物增加死亡率4.6倍及罹癌率35%

安眠藥物增加死亡率4.6倍及罹癌率35% | 國際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Open》(英國醫學雜誌)的研究指出,安眠藥可能會讓服用者的死亡率提高4.6倍,而服用高劑量安眠藥也與罹癌率增加35%有關。


歷時兩年的研究計畫

位於美國聖地牙哥的加州拉荷亞(La Jolla)的 一個名為Scripps Clinic Viterbi Family Sleep Center的睡眠中心,由克里普克(Daniel Kripke)醫生所領導的研究團隊,進歷量兩年半,關於安眠藥物的研究計劃。

研究團隊檢視賓州15000多名,平均年齡54歲的服用助眠處方藥物成年人的醫療紀錄,並對照23600多名年齡、健康、背景相符的未服用安眠藥物者。

安眠藥物增加死亡率4.6倍及罹癌率35%

研究結果指出,兩組受試者在接受為其兩年的實驗期間,死亡人數都不到整體的1/1000。但死亡率在兩組間卻出現了顯著的:每年服用18到132劑安眠藥者的死亡率,是不吃安眠藥的對照組的4.6倍;就連每年服用不到18劑的人,死亡風險也高出了不服藥者約3.5倍。

而每年服用超過132劑以上安眠藥的受試者與不服藥的對照組相比,死亡風險更是高出了5倍之多。此外,1年服用132劑或更多安眠藥的人,被診斷出罹患癌症的比率,也比不吃藥者多35%。但研究人員指出,安眠藥與死亡風險高有關,但無法證明安眠藥就是致死原因。

被檢視的安眠藥有哪些?

實驗中,被檢視廣泛的安眠處方藥物,包括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 ,BZD) 、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巴比妥類(barbiturates)以及鎮靜劑。

苯二氮平類的安眠藥物 (Benzodiazepines,BZD),它是透過強化腦神經上面的 GABA 受體的作用力,而產生強烈阻斷神經訊號的傳遞,達到失去意志的功效。

而非苯二氮平類的安眠藥物 (Nonbenzodiazepines,Z-drug),它們的化學結構和苯二氮平類藥物不同,但是在神經細胞上的作用點卻是一模一樣,也是透過強化腦神經上面的 GABA 受體的作用力,而產生強烈阻斷神經訊號的傳遞,使人失去意志的功效。

巴比妥類的安眠藥物 (Barbiturates),它主要是透過強化腦神經上面的 GABA 受體的作用力,而強烈阻斷神經訊號的傳遞,達到失去意志的功效;鎮定劑藥物透過麻痺神經活性的方式,抑制神經傳導,達到睡眠現象,但卻背負沉重的器官缺氧負擔。

而研究的作者結論為,安眠藥主要通過延長睡眠潛伏期反而會引起失眠,只要持續觀察,這種危害就會持續。 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調查引起這種持續的服用安眠藥後的失眠的機制,是否在神經藥理學或行為學上更強。

延伸閱讀

柯P安眠藥失言風波看台灣安眠藥問題1台灣的服用安眠藥人口

從柯P安眠藥失言風波看台灣安眠藥問題2-安眠藥與自殺問題

從柯P安眠藥失言風波看台灣安眠藥問題3 -安眠藥的安全性

從柯P安眠藥失言風波看台灣安眠藥問題4-安眠藥的成癮性與帶來的社會問題

研究:安眠藥物增加死亡率4.6倍及罹癌率35%

《Times》時代雜誌:每晚不該吃安眠藥的原因!

人類有1/3的時間在睡覺 你了解睡眠週期和失眠原因嗎?

睡眠週期和失眠原因 :人類有1/3的時間在睡覺,睡眠是一種自然休息狀態,存在於哺乳動物、鳥類和魚類,甚至無脊椎動物中。站在睡眠生理的角度來看,睡眠時會減少身體的主動運動,並對外界刺激的變弱。但進入睡眠狀態的大腦,彷彿像電腦關機了一樣,直到清醒意識才再度運作,到底睡眠時,大腦經過哪些故事呢?


兩種形式 五個階段的睡眠週期

睡眠不是一個恆定狀態,它是一個深淺起伏,不斷循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將分為快速眼動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等兩種形式;在快速眼動睡眠(REM)階段的階段的耗氧量、腎上腺素濃度、腦電波、心跳和脈搏頻率和清醒時的狀態相似,只是肌肉呈完全鬆弛的狀態,入睡者很難被喚醒,而且大部分的夢境,都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期。

而一個睡眠週期大約分為5個階段,依序走完各個睡眠階段大約要90~120分鐘,健康的人,一個晚上大概會經歷4~5個睡眠週期。

第一階段(N1):約佔整晚睡眠的2%~5%;此階段是由清醒到睡眠的過度狀態,腦波和甦醒時的很像,腦波的頻率很快,呈現低幅高頻波。人處於這個階段,會有昏昏欲睡的感覺,思維也開始逐漸模糊,但因為這個狀態和甦醒時很像,所以人們在此時被叫醒,會覺得自己根本沒睡著。

第二階段(N2):約佔整晚睡眠的45%~55%;雖然入睡的程度比第一階段深一些,已經進入正式睡眠的狀態,但仍屬於輕度睡眠的淺眠階段,仍容易清醒。此時,腦波呈現睡眠紡錘波(sleep spindle)及K複合波(K-complex)等兩種不規律波形,時大時小。

第三、四階段(N3):約佔整晚睡眠的15%~25%;此階段大腦屬於緩慢的「慢波」狀態,也是人體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大腦對外部刺激的反應較少,很難被喚醒,若在個階段被醒來會很難受。

這時流向腦部的血液會減少,身體大部分血液都被引導到肌肉,因此肌肉能取得養分及營養來補充能量,進行生理修復功能,強化免疫系統;此時,身體出現呼吸變慢,心跳降低,體溫及血壓皆下降,功能減緩的狀態。

早期睡眠專家們將此階段細分為第三和第四階段,近年來發此二階段的分類無明顯功能上的差異,因此予以合併。

第五階段:是快速眼動睡眠(REM)階段,大多數成年人的REM睡眠則佔總睡眠時間的20~25%。在這個階段,腦波的狀態與清醒時類似,但模式更為隨機。1957年William C. Dement與Nathaniel Kleitman,在眼動期實驗時便發現,80%的夢境皆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期。

此階段,會出現眼睛在閉合的眼瞼下方,從一側快速移動到另一側的狀況,同時還有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鬆弛等生理現象。

失眠者的睡眠週期

失眠的患者,最常遇到狀況,就是無法順利進入第三階段熟睡與深睡期,腦電波降不下來,無法使身體的功能放慢,呼吸及心跳仍維持正常狀態,也因為無法進入熟睡與深睡期,所以器官和免疫系統無法修復。

而有研究指出,若從睡眠週期做計算,抓住正確的睡覺時間、長度,或許能避免失眠問題產生。例如本身需要睡7個小時才有精神,習慣晚上11:00就寢,根據睡眠周期計算,假如一個周期是90分鐘,將會於隔日上午06:30起床(約5個周期)。

但實際上,許多人還是無法用這樣的方法進入睡眠狀態,因為真正導致睡眠的核心問題-缺氧,仍未解除。

延伸閱讀

從柯P安眠藥失言風波看台灣安眠藥問題1–台灣的服用安眠藥人口

台北市長柯文哲於1017出席「打臉名嘴粉絲見面會」 網路節目錄影時,提到台北市火警近來最多原因是自焚,並提到「自殺就算了,拜託你吃安眠藥,不要用自焚的」。

而在1029在議會接受質詢時,卻改稱「吃安眠藥不會死啦」,兩相矛盾的敘述,若不論柯P個人觀點為何,背後的確凸顯出國人使用安眠藥的問題。


亞洲第一!! 國人服用安眠藥突破9億顆 !!!可環島12圈

台灣使用鎮靜劑、安眠藥處方量是全亞洲之冠,根據健保署統計,2016年門診、住院鎮靜安眠藥使用人口約有411.7萬人,安眠藥物使用量為8.7億顆;而到了2018年則成長為426萬人,安眠藥物使用量為9.18億顆,平均每年每人使用39顆安眠藥,健保花費超過20億以上。

若將每顆1.5公分長的安眠藥物排列在地面上,其長度可環島12圈左右。上述一連串驚人的數字,顯示出台灣的睡眠障礙問題相當嚴重,吃安眠藥彷彿成為一種另類的「流行風氣」。

吃安眠藥可以解決失眠問題嗎?

目前全世界合法所使用的安眠藥物,依據它們的功能方式大致分為五大類如下:第一類的安眠類藥物,全部都是去激發所謂的 GABA 受體,使人發生麻痺、昏睡、降低知覺的安眠或麻醉藥品,是會讓中樞神經產生緊急煞車的化學物質。

第二類是使人減少焦慮的鎮定劑,也是藉由阻斷各種腦神經的正常傳遞途徑,去降低神經敏感度。

第三類是使人感覺愉快的抗憂鬱劑,則是以騙取大腦短暫的愉悅感覺,去麻痺神經的防衛注意力。

第四類是使人降低動作敏感度的精神病用藥,則是以抑制動作神經的傳遞,去阻礙腦波的形成。

其他不在前面四類的藥物,則歸類到第五類的其他類型。是以減低身體的代謝效率,去減弱大腦的動作。

上面這所有的藥品策略都是透過干擾神經的傳遞,而達到短暫或長效的昏迷效果。

相對的,原本要休息或睡眠的生理時間,就成了一片被空白掉的錯亂人生。這就像拿根木棒往人的頭上用力敲昏那樣,看起來像是睡著了,但其實是失去知覺了!而長期使用養成藥物依賴性,戒斷時反而可能換產生幻覺、麻痺、精神錯亂及憂鬱症等問題,更是得不償失。

因此,使用安眠藥物只是治標,去對付失眠的症狀而已,也難怪安眠用藥人口逐年累積,越來越多;若要治本還是要回歸找出失眠的原因,從根本改善問題,才是王道!

延伸閱讀

從柯P安眠藥失言風波看台灣安眠藥問題2-安眠藥與自殺問題

從柯P安眠藥失言風波看台灣安眠藥問題3 -安眠藥的安全性

從柯P安眠藥失言風波看台灣安眠藥問題4安眠藥的成癮性與帶來的社會問題

研究:安眠藥物增加死亡率4.6倍及罹癌率35%

《Times》時代雜誌:每晚不該吃安眠藥的原因!

嬰幼兒的睡眠障礙

睡眠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睡眠對於認知功能和發展記憶尤為重要。成人睡眠不足會導致注意力不足、情緒不穩,學習力和判斷力下降。兒童表現出相似的反應;睡眠不足與肥胖,情緒不穩,整體幸福感下降以及學習成績不佳有關。而嬰幼兒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 嬰幼兒的睡眠障礙則會導致生長發育的問題 因此充足的睡眠對他們尤為重要。


嬰幼兒的睡眠狀態

母體中的胎兒以及一歲以前的嬰兒,他們的睡眠時間占全天的 60%,明顯的比 成人的睡眠時間只佔全天的 30% 多出了一倍左右。嬰幼兒用了這麼長的睡眠時 間,主要和嬰幼兒快速發育成長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像俚語所說的『一暝大一寸』的期望功能。

剛出生的嬰兒平均一天需要16至1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長到1~6個月大時,平均一天需要14個小時睡眠;而6個月大至1歲則將少於14個小時。

詳細討論新生兒的睡眠模式;他們的睡眠呈現和成人完全不同的淺眠模式,每次睡眠呈現只能維持1~2小時的短暫且片段式的睡眠,有時甚至只睡了20分鍾就會醒來。

嬰幼兒的睡眠障礙

嬰幼兒常見的睡眠障礙是恐懼睡眠,這是因為幼兒心理上有著分離及獨處焦慮的問題,使他們無法單獨入睡或無法入睡,例如:他們會恐懼被綁架、遇見小偷、雷電、噪音等,所以需要一些玩偶或夜燈陪伴,甚至是父母相伴。

其實這些睡眠障礙並不是病態的,算是正常幼兒在心理發展中所碰到的小問題。會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加,大部分的幼童都會逐漸適應,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此外,因為發生睡眠障礙的主因為是:當人體進入睡眠期間,身體逐漸的消耗氧氣,所以在熟睡期的末段,細胞代謝就會從原本的有氧代謝漸進入到缺氧代謝。

但嬰幼兒的睡眠結構和成人不同;大多數成人的快速眼動睡眠(REM)時間,佔總睡眠時間的20~25%,但嬰幼兒則佔了80%,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體內都屬於有氧代謝,能量充足的狀態,家長們通常擔心的不是失眠問題,而是「睡太多」的問題。

出生3個月內的寶寶,睡眠呈現晝夜不分、日夜顛倒是很正常的。因為胎兒在母親的子宮內,並沒有日夜的光影變化,所以有自己的作息時間。此外,因為新生兒的體溫和基礎代謝都比成年人高,所以需要相對較長的睡眠時間。

另一方面,因為新生兒的胃容量較小,所以初期哺餵方式的方式採用少量多餐,當夜晚腦部接受到飢餓的訊息,就會無法維持長時間的睡眠。而隨著嬰幼兒的年紀增長,睡眠時間會逐漸縮短,家長可透過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使其生理時鐘趨於成人。

在臨床上小兒科醫師並不太在意睡眠的長短,而較在意睡眠品質。所謂的睡眠障礙,通常要等到青春期過後,因為功課、感情等問題,才有可能發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