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缺氧型失眠,是一種由身體或組織長期慢性缺氧狀態下,所形成的難以入睡或無法入睡現象。

 

我們缺氧型睡眠研究中心發現,由於睡眠時期是軀體細胞將面臨到長達8小時慢性缺氧狀況下的一種特別時期。因此身體為了應對這類必要的生理活動,在進入睡眠之前,將會由大腦中的特殊神經系統,檢視睡前身體的能量儲備與能量轉換狀態,當判別身體能量足以應付睡眠缺氧則啟動睡眠程序,但若判別身體無法應付睡眠時的睡眠期的低氧挑戰時,將強迫身體保持清醒。

 

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年紀增長、或壓力加大等等因素的改變即惡化後,身體在日間活動時就已發生了能量匱乏或慢性缺氧狀態,當夜間疲倦地想上床睡覺之前,經常會因為身體缺氧,軀體細胞發出缺氧代謝物質(氫離子)刺激周邊神經,使大量神經波動刺激大腦停止休息並禁止入睡之外,在加上血液中所含的能量及血氧的不足訊息,促使腦中的睡眠感測中心(食慾素細胞群),判別身體不具有足夠能量去應付睡眠期間的缺氧挑戰,於是停止啟動睡眠程序,讓身體保持清醒以處在警戒狀態,期待補充更多的能量或血氧,因而發生失眠問題。我們研究中心將此類失眠或難以入睡的現象,歸類並定義這型的疾病為【缺氧型失眠症】。

 

我們在這一缺氧型失眠的章節中,只討論無法入睡及難以入睡這類失眠現象,其他睡眠後所發生的睡眠障礙問題及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由於機轉不同,我們將歸類在其他兩章節中的所發表的研究結果,不在本篇中討論。

有氧缺氧無氧

當充當細胞食物的物質進入到細胞內部之後,扮演工廠角色的千百種各類蛋白質就會快速啟動,像自動化生產的工廠那樣運轉生產能量電池。只不過,這個工廠裡有個像鍋爐那樣的設備,那些前置的處理過的物質,最後都得經過鍋爐內部的轉化,才能成為帶高能量的細胞電池ATP

 

而就像平常的火爐那樣,必須要有充足的氧氣,才能充分燃燒獲取足夠的光能、熱能,細胞的代謝像這種情況獲取完整的燃燒後,稱作有氧代謝。經過許多代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後,發現一個單位食物,可以產生38個生物能量電池,並加上1個二氧化碳和水 (詳影片)。若是身上的細胞都能處在這種狀態下,那將可發揮它們的完整機能而健康的存活。

但是,若是細胞內部處在完全無氧的狀態下,細胞內部的火爐當然就無法燃燒進行能量轉換,這些諾貝爾獎的得主們研究計算分鐘左右一個單位食物,就只能產生2個生物能量電池,並再加上1 個乳酸及2個氫離子。這類的情況,除了少數的單細胞生物(如酵母及細菌)能存活之外,對於人類將在3分鐘之內失去生命。

然而這個世上絕大多數活著的人,身體裡的細胞都不是處在”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而是活在介於上面完全有氧與完全無氧二者之間”缺氧”狀態下的灰色地帶,每次獲取食物之後,單位食物物質只能轉換成介於382之間的ATP能量電池,再加上一些乳酸、氫離子以及忽開忽關鍋爐所產生的自由基、ROS物質的外溢在細胞裡外。這類的人,年紀輕一點時,細胞所獲得的氧氣較多,所以產生的電池能量效能較高(偏向38ATP能量),但是隨著年紀的增加,細胞所獲得的氧氣能力及分配就逐漸減少,所以產生的電池能量效能就越來越低(偏向2ATP能量),再加上釋放的有害副產品(如氫離子及自由基、ROS) 越來越多,當然隨之而來的缺氧型慢性疾病也就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嚴重!

 

睡眠缺氧與缺氧型失眠的觀念

睡眠,是一項長期處在缺氧狀態的特殊生理活動,所以嚴格地說,睡眠期間對身體而言是一種具有相當危險與挑戰的活動及時期。因此要進入睡眠之前,身體內部必需要具有一定的狀態或條件,同時也必需通過某些檢查的機制之後,才能放心的讓身體進入這漫長的缺氧時期進行所謂的睡眠任務。

 

當進入睡眠時期之後,心跳及呼吸頻率大幅地降低,導致軀體直接的發生缺氧,雖然絕大多數的細胞也同時降低代謝的能量損耗,但是整體而言睡眠時的身體仍然是處於一種慢性缺氧狀態,只不過這樣程度的缺氧,可以被身體儲存的能量所補充而抵銷了細胞缺氧的傷害。

 

也因為為了保護身體在睡眠時期不受到過度缺氧或能量短缺而產生傷害,身體在大腦中便設下一個專門在睡覺前偵測身體總能量及血氧足夠與否的檢查開關,我們稱它為睡眠中樞,是一小搓位在下視丘下方的特殊神經細胞(又稱作食慾素分泌神經)。當要進入睡眠之前,若是傳送到這睡眠中樞的訊號顯示身體的血氧及能量足夠的話,它將允許睡眠並啟動一系列後續睡眠程序,包括釋放GABA、抑制多巴胺、降緩心跳、減少呼吸等等。相反地,若是睡眠時偵測身體的血氧及能量儲存不足時,除了不會啟動睡眠並讓身體保持清醒之外,同時還會分泌食慾素,要求身體覓食多補充一些食物以增加能量,以利後續通過睡眠開關的檢查而能安全的進入睡眠程序。

 

當身體原本就發生了慢性缺氧的問題或疾病時,經常會在睡眠前因為無法通過睡眠中樞的檢測門檻而發生無法入睡的失眠現象,我們稱之為【缺氧型失眠】。發生這類問題的族群,主要集中在中年以後的年紀層,主要是因為他們隨著年紀的增加而發生慢性缺氧的問題,因而產生失眠現象。其次是女性在月經發生的前後期間,由於身體在這生理期間發生劇烈的缺氧,也經常產生失眠情況。另外當女性進入更年期的前後5-8年間,由於黃體素分泌的驟減,導致全身性的血管收縮而產生慢性缺氧,所衍生較長期的失眠現象。另外當長期身體的能量無法應付外部的挑戰,而產生【打或逃】的反應之後,身體所產生的壓力、緊張、憂鬱、焦慮等等心理的問題所產生的失眠現象,也都屬於缺氧型失眠的範疇。

 

症狀指標

A. 好發族群

缺氧型失眠症的發生雖然常見於各類人群中,但某些族群卻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缺氧型失眠症,如:

 

1.中老年族群:

随着年齡的增加,缺氧的程度也逐漸提升,由於人體在20歲之後,平均每年將減少1%的最大攝氧量(VO2max) ,當這個數值降低至正常值的20%-40% 左右,也就是40-60歲之後,則是缺氧型失眠症的好發年紀族群。

 

2.女性族群:

許多的研究統計都發現女性族群似乎比較容易發生失眠問題,主要是因為每當女性月經來臨前後,除了大量流失經血,造成能量的儲備不足,而無法通過睡眠中樞的能量偵測,而使她們發生失眠或難以入睡的反應。另外在月經期間,體內黃體素濃度驟然降至最低,這使得原本依賴黃體素抑制血鈣而得以擴張血管的情況,突然逆轉成大量的血管收縮而發生組織性的缺氧,結果在這期間同樣難以通過睡眠中樞的關卡,而發生失眠現象。

 

3.更年期族群:

當女性進入更年期的前後幾年,由於卵巢的退化,使得原有具有擴張血管功能的黃體素濃度逐漸消失,這使得原本身體依賴黃體素抑制血鈣進入血管平滑肌而產生舒張血管的情況,逐漸的轉變成大量的血管收縮而發生組織性的缺氧,於是長期的產生類似月經期的煩躁現象,在這期間同樣難以通過睡眠中樞的能量偵測,因而經常發生失眠現象。

 

4.壓力族群 :

由於社會型態逐漸變得越來越競爭,於是許多人在工作、考試、就業、學習必須付出努力,去面對這些事件的挑戰。當有些人面對這些挑戰時,發現已超出他們常態能力範圍,因此身體將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武裝起來,並耗用大量的能量儲存去面對挑戰,也就是形成所謂的〝打或逃〞的生存壓力,也就是我們說的緊張情緒。在這種狀態下,能量儲備較少或能量產出效率較差的人們,他們將形成短暫時期的缺氧狀態,也因此在壓力還沒解除之前,他們將難以通過睡眠中樞的能量偵測,而因此發生失眠與難入睡的情況。

 

4.憂鬱族群 :

其實憂鬱與壓力就如同是物體的陰影與實體那樣,起源都是像前面所提的,藉由社會型態逐漸變得越來越競爭,造成許多人在生活、工作、社交、家庭及學習等等方面必須付出努力,才能面對這些事件的挑戰。可是當面對挑戰時,對於長期慢性缺氧的人來說,因為能量轉換的不足,在他們的大腦裡已經評估出,他們的能量與能力根本難以應付事件的發生,於是在〝打和逃〞的生物本能下,選擇了【逃】的策略,也因此,大腦將無法分泌一些獎勵的快樂物質給該個體,長期如此之下,將產生陰影般的憂鬱狀態。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大腦的睡眠中樞也會被濃度低弱的快樂物質(血清素)所干擾,提高了睡前能量的需求門檻,也相對地造成憂鬱困擾的族群,更難通過睡眠中樞的偵測而發生失眠或難以入睡狀況。

 

5. 疾病族群:

不論是患有急性疾病(包括如感染、曬傷、感冒、外傷、內傷、甚至手術等等),以及慢性疾病(如三高、癌症腫瘤、心血管疾病、腎臟衰竭、甲狀腺亢進、關節炎、皮膚炎、懷孕、腸胃炎、經痛等等),由於身上的能量大多集中在傷病的地方,進行細胞修護或防禦抵抗使用,因此身體的能量將呈現嚴重的不足,甚至局部的組織器官出現急性或慢性的缺氧狀態,因此這些區位的細胞組織,大量釋出缺氧代謝的酸性物質,刺激周邊神經激化波,刺激大腦產生酸感及痛感,同時為了抵禦病痛而使大腦中樞神經禁止休息以保持清醒。加上患病當下能量的產出匱乏,使得在睡前時段的能量無法通過睡眠中樞的能量門檻而無法啟動睡眠,因此這經常使這些患者,即使在生病當下,依然無法好好的睡眠休養。

 

 

B. 常見體徵

一般缺氧型失眠症族群,原則上並沒有特定的體徵,但是由於他們經常性的發生慢性缺氧,常與正常睡眠的人還是有些微不同,常見的體徵如下:

 

1. 白髮頭髮稀鬆:

雖然白髮及頭髮稀疏是屬於上年紀長者的常見體徵,但是它們同時也是缺氧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者的常見特徵之一。由於頭髮髮根裡面的黑色素細胞,若處在慢性缺氧的環境下,將無法生成黑色素,而出現白髮的現象,而供給頭髮的血液和供給大腦的血液都源自於頸動脈的不同分支系統,一旦耳朵周邊兩側開始發生白髮,也說明大腦內睡眠中樞神經部位的供血也逐漸發生短缺而形成慢性缺氧現象,當然也是發生缺氧型失眠症的常見表徵之一。

 

2. 皮膚及毛髮粗糙乾裂無光澤:

在傳統的中醫理論中,皮膚是作為肺臟的表徵延伸。簡單的說,若是肺功能不好,或者發生慢性缺氧的狀況下,皮膚組織及上面的毛髮組織的健康狀態將出現紅燈。我們缺氧型睡眠障礙研究中心發現,當發生長期慢性缺氧的情況時,皮膚細胞中將加速分泌一類稱作MMPs的膠原蛋白破壞酶,專門剪碎皮膚細胞之間的連結蛋白、膠原蛋白、及各類的彈力蛋白,造成皮膚的角質增厚、粗糙、乾澀、脫落、難以分泌油脂,同時毛髮也容易發生分岔、斷裂,並失去光澤。因此當患有失眠症時,整夜經常處於慢性缺氧的狀態,肺部的呼吸交換及功能也受到損傷,皮膚及毛髮也將呈現粗糙乾裂等等現象。

 

C.生理指標

目前針對失眠症的幾項常規及簡易的生理指標雖然可以量測,但是絕大多數除了偵測入睡時間之外,還都包含了睡眠中的各類障礙問題以及睡眠長度或品質的量測等等,其實並不能真實反應出造成失眠的問題。但是若運用以下的指標缺認識屬於失眠狀態時,而且這類情況的發生頻率達到每週3次,持續2-3個月以上的話,基本上就屬於缺氧型失眠症。

 

A. 雅典失眠分級法

為了更邏輯的評估患者是否屬於失眠症,相關醫師會使用一種稱作雅典失眠評估分級(Athens insomnia scale,縮寫為AIS)的評估法為失眠者評估是否屬於真的患有失眠症。在這個評估表中分成夜間與日間的一些與睡眠相關的行為,可以分別計分,只要日間或夜間的分數總和大於及等於6以上,就可以判別屬於失眠症。評估表的細節如下:

睡眠因素

雅典失眠評估分級

夜間睡眠 入睡狀態 0-沒問題 1-些微延遲 2-入睡困難 3-輾轉難眠或徹夜失眠
夜間覺醒狀態 0-沒問題 1-些小問題 2-造成困擾 3-難以入睡或醒後至天亮
晨間起床狀態 0-正常 1-些微偏早 2-明顯偏早 3-過度早起或沒睡
白日清醒 睡眠長度自覺 0-充足 1-些微不足 2-明顯不足 3-嚴重不足或沒睡
睡眠品質自覺 0-滿意 1-些微不滿足 2-明顯不好 3-非常差或沒睡
日間精神體能狀態 0-正常 1-有點影響 2-明顯影響 3-非常差
日間能力活動表現 0-正常 1-有點退化 2-明顯退化 3-非常差或無法工作
日間犯睏情況 0- 1-有點想睏 2-經常犯睏 3-隨時想睡

 

雖然這種評估指標不一定可以精準量測及評斷一個人睡眠品質的分級,但是卻可以當成自我評估是否已經患有失眠症的簡單方法。

 

B. 常規多合一睡眠生理檢查指標

在特殊的睡眠檢測中心裡面,透過患者在裡面的特殊床具,並在患者身上先安裝上腦波接收端子、呼吸接收感測器、血氧感應夾、心電儀接收端子,眼肌感測接收端子、體肌感測接收端子(上顎、胸腔、下肢)等等電網連接感測儀器之後,令患者在常上睡一晚以上,同步接收患者的資料而形成各類腦波圖、眼動圖、下顎肌電圖、鼾聲、心電圖、口鼻呼吸氣流、胸腹起伏狀態、血中含氧百分比、下肢肌電圖、睡眠姿勢及睡眠時的同步動作,再由睡眠專業的醫師評估是否屬於早醒症。

 

由於睡眠中斷、醒後難再入睡、及早醒等問題,否可以藉由EEG腦波圖的不同波形,偵測睡眠中的入睡時間及清醒時間,當開始進入睡眠時,從上床閉眼時的清醒狀態直到腦波出現θ波型之後,這段時間差可以稱為入睡時間。而睡眠中斷與清醒時,大多是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REM)的時段,腦波主要是呈現 alpha 波長(7-13 Hz) beta 波長(13-30 Hz)等高頻率狀態,而入睡之後,腦波所呈現theta 波長 (4-7 Hz)則呈現明顯的慢頻率狀態有明顯的區別,加上肌肉與動作的偵測紀錄,因此可以精確的判斷受試者是否入睡或清醒,以及入睡與清醒的時間,以判讀受試者是否患有早醒症與否。

 

C. 簡易睡眠偵測手錶

由於前面常規的睡眠生理檢查的程序及儀器雖然還算精準,但是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仍然有許多不方便的缺點。於是運用現今相當廣泛的穿戴式電子手錶,即可直接偵測使用者的血氧與心律,甚至血壓等等指標之後,連結個人手機與雲端資料庫計算之後,即可判別使用者是否屬於早醒症。

 

這類睡眠偵測手錶的基本條件,是運用手表內的血氧偵測器、心搏感測器、動作感測器等等,偵測使用者的血氧狀態、心跳數、呼吸頻率、以及身體動作等等睡眠參數,透過連結手機上的平台回傳到雲端數據庫,再進行分析評估。一般在隔天清晨偵測後的評估結果,會顯示使用者入睡的時間及睡眠中斷的時間,還有起床的時間。一般評估可分為,一個晚上睡眠時段,起床1次以內者,且每次入睡時間在15分鐘以內者,屬於屬正常狀態。起床2次,15-40分鐘內入睡者,屬初級早醒症狀況。起床3次以上或每次睡眠中斷再入睡得花上40-60分鐘入睡者,以及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者 ,屬中度早醒狀況。睡眠中斷後60分鐘以上才能再入睡者、以及正常入睡後,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者,就屬嚴重早醒狀況。

 

D.生活指標

發生缺氧型早醒症的一些平常生活型態及些微的症狀有關:

1. 精神萎靡疲累:

最直接的症狀就是當發生缺氧型早醒之後,隔日清醒時將出現明顯昏沉疲累與精神萎靡的現象,也就是在白天的精神經常感到非常的低落、注意力無法集中、全身懶懶的、任何活動都提不起勁。這是因為早醒造成睡眠程序不完整所致,除了導致中樞神經得耗用額外能量之外,原本在睡眠期間大腦神經突觸的連結重整及修復程序,受到干擾無法完成,加上軀體細胞的能量分配也因為早醒及睡眠中斷的耗損而不足,因而在清醒時產生昏沉萎靡感的代償症狀。

 

2. 脾氣暴躁易怒:

原本在經過56次完整的正常睡眠週期後,大腦的神經將獲得充分的重組與修復,身體的能量也將獲得合理的能量重新分配,這時中腦將分泌大量的快樂激素(又稱血清素)獎勵身體,也因此睡飽的人體大多會覺得無比的舒暢愉快。但是對於缺氧型早醒症的族群,在經過夜間短缺的睡眠活動,所造成神經無法重整、能量難以重新分配等等的事件之後,原有大腦該給的獎勵,也就是這血清素,當然不會分泌,這除了造成這些缺氧族群發生心情低落之外,由於身體處在危險弱勢,一旦有任何危脅生活的事件發生時(如言語、動作等等),體內將發出警戒訊號,腎上腺素也將急速飆升,而形成易怒及情緒波動的反社會人格。

 

3. 常打哈欠:

由於缺氧型早醒所造成的睡眠短缺,使得身體在睡眠時期所應達成的能量重新分配也變得不足,使得身體在清醒時會發生代償性的睡眠作為補償。但由於身體的能量不足,難以啟動睡眠,於是藉由反射性的打哈欠動作去提高血氧,以利啟動睡眠中樞神經幫助入睡。

 

4. 注意力差、記憶退化及反應遲鈍:

當長期間得睡眠發生缺氧型早醒症時,將使原本在睡眠期間大量活動的大腦特殊神經細胞,發生嚴重的能量不足問題。而讓原先中樞神經在睡眠時所應進行的訊息傳導與修復活動減弱,同時也使得扮演記憶功能的海馬迴神經區塊,直接面臨到能量不足的狀態,導致記憶功能受損並降低活動以求復原。於是在日間活動時,這些缺氧型早醒症的族群,將明顯的感受到記憶力退化及反應遲鈍的雙重問題。

5. 血壓升高心跳加速

許多長期患有缺氧型早醒的族群,都會在睡眠中斷期間與清醒時期,發生高血壓或心搏快速甚至心悸等現象。這是因為他們在早醒後,造成睡眠程序的不足與缺失,導致身體的能量分配失衡,而造成慢性缺氧的體質。為了代償缺氧問題,末梢血管將逐漸收縮,同時心搏速度也將加快,以增加血壓滿足身體缺氧所需。

 

6. 嗜睡睡不飽與早睡

當夜晚睡覺期間發生缺氧型早醒症之後,原有的睡眠生理及睡眠目的都將被破壞,腦神經中專門分泌多巴胺的黑質神經細胞,將因睡眠的不足而減少分泌,而同時原本在睡眠中被大量分泌的GABA卻仍然充斥在體內與大腦。由於多巴胺主要功能就像是汽車裡面的油門那樣,讓身體產生活動力,相反地GABA的作用就像是汽車裡的煞車那樣,讓身體停止活動,促進睡眠活動。也因此在日間這些族群將出現不是很愉快的睡不飽感或者嗜睡感,而到了夜晚晚餐過後3-4小時內,大腦則會因為偵測到短暫的能量充足,而提早啟動入睡程序,因而發生類似早睡早起的早醒習慣。

 

7. 口渴頻尿

許多患有缺氧型早醒症的人,在睡眠中或清醒後都會發生口渴及頻尿等現象,尤其是當睡眠中途起床尿尿後,經常會感到相當口渴,因而補充水分進而破壞睡眠,同時也因此發生頻尿問題,令許多人困擾不已。造成這種原因,除了缺氧型早醒症的族群,因為經常在睡眠期間打鼾、張口呼吸,使得喉嚨、鼻腔、口腔乾燥失水而發生口渴的情況之外,也會因為睡眠時身體處於嚴重缺氧,使控制膀胱收縮的逼尿肌細胞發生慢性發炎現象,造成包覆逼尿肌外層的黏膜組織鬆散,大量釋出氫離子訊號後,激發交感神經刺激膀胱收縮,而形成頻尿現象。

 

8. 易頭痛耳鳴:

由於缺氧型早醒症造成睡眠期間長時間的缺氧,使得在清醒後大腦神經細胞的血氧分配呈現嚴重不足的狀態,神經細胞為了開始工作,便需要補充血氧及能量,於是啟動發炎機制,快速擴張腦血管、擴大了腦部微血管的血腦屏障BBB。這些連續的代償動作,雖然可以達到快速補充神經能量去運作神經功能之外,卻會造成腦神經周遭發生類似水腫的情況,這也將直接觸發顱部的三叉神經的電波極性,進而刺激痛感中樞,而產生頭痛及耳鳴的現象。

 

 

9. 陽痿性慾低:

人類的性慾及性功能主要建立在當身體有多餘的能量儲備之下,才能分泌適當激素,如睪丸素、雌激素等,去刺激生殖器官進行繁殖的系列工作,包括精子的分裂增生,卵子的分泌熟成等等。但是對於缺氧型早醒症的族群,因為睡眠中的過度缺氧,導致軀體的能量呈現不足的現象,加上夜晚大腦處於修復不完整的狀態,這抑制了促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或性腺激素(LHFSH)等等在下視丘以及腦下垂體的製造物質,而這些性腺激素減少後,將直接抑制男性的睪丸皂精及睪固酮的合成,以及女性的雌激素分泌及卵子的成熟刺激。當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也就形成了陽痿及性慾低等等性功能障礙問題。

衍生疾病

不論是臨床研究還是生化研究都顯示,長期發生缺氧型早醒症,除了發生許多不愉快的症狀之外,還將衍生許多致命性的疾病。當然也可相反的說,這些重大的疾病也可能導致缺氧型早醒症的發生。我們缺氧型睡眠障礙研究中心探究其中最主要的關鍵因子: 慢性缺氧,也是導致下列疾病的主要元兇:

1. 神經退化症(失智症與帕金森氏症)

在醫藥技術發達的國家中,許多的疾病包括癌症等,已經不再那麼被人們所懼怕,反而讓許多人聞風喪膽的是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及帕金森氏症等等神經退化問題。由於這類疾病屬於中樞神經退化性疾病,加上由於中樞神經無法再生,而且在目前的科技下人類仍然對這疾病束手無策,還有這種慢性疾病可能持續許多年之後才死亡,生前必須付出大量的照護及金錢,很容易造成家庭與親情的破碎,使得近幾十年躍居成最熱門的主流疾病之冠。

 

許多的研究發現,長期患有失眠症的人,在經過一段時間(3-15)持續的發生之後,有很高的比例,將演變成帕金森氏症或者失智症這些神經退化疾病。相對的,87%以上的帕金森氏症及失智症患者,也都出現失眠或睡眠障礙等問題。

 

我們缺氧型睡眠障礙研究中心發現,由於睡眠前大腦的睡眠中樞需要偵測足夠的血氧或能量,才能放行啟動進入睡眠程序,因此當人體因為發生慢性缺氧體質時,經常就發生失眠的情況,這將造成大腦神經依然得保持運轉,而得不到睡眠時的資訊重組與神經修復。同時在保持清醒的失眠時間,海馬迴神經與黑質神經細胞等中腦部位的神經元,將無法關閉修復,而在超時運作的結果,就言變成類似電腦過熱那樣,出現電線短路,燒掉電線保護層那樣的情況,過度運轉的神經元,也將造成局部缺氧及過多的毒性物質釋出,如大量的MMPs纖維蛋白酶到血管周邊去打開血腦屏障(BBB),以求解除能量匱乏的危機,但是這又像電腦的CPU因為過熱而用水澆灌冷卻那樣,最後將引發一系列的修補與破壞,而產生阿茲海默氏症特有的澱粉質瘢塊,以及神經纖維糾纏物質TAU的可見現象,當然大腦神經,尤其是中腦部位本身的功能也將逐漸喪失功能。

2. 精神性疾病

精神性疾病,包括憂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等看似最不致命性的心理與精神上的疾病,但是卻是造成社會成本最大,同時也是使用藥物量最多的疾病。而造成中老年人發生這類精神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卻又與睡眠不足、早醒等睡眠障礙息息相關。

 

許多的臨床統計發現,隨著早醒、睡眠不足、睡眠中斷、難再入睡等症狀的持續加遽,使得發生憂鬱症與躁鬱症的機率大幅提高。兩者之間呈現等比發生的情況。另外,許多的統計證據也發現,精神分裂症病患的睡眠障礙型態與一般的睡眠障礙型態與EEG的波形雷同,科學家甚至懷疑兩者之間屬否屬交替因果關係。

 

我們缺氧型睡眠障礙研究中心發現,由於正常睡眠中所經過56次完整的正常睡眠週期後,中樞神經除了獲得充分的重組連結與修復之外,身體的能量也可獲得重新分配而完成睡眠任務,因此中腦將分泌大量的血清素獎勵身體及大腦,所以在睡飽後,絕大多數人體都會覺得無比的舒暢愉快。但是缺氧型早醒症的睡眠中斷與睡眠不足,除了無法所造成神經無法重整、能量難以重新分配等等的問題之外,加重的慢性缺氧,使大腦停止分泌血清素的獎勵,而造成憂鬱等一連串負面問題之外,當大腦在缺氧狀態下,也將啟動快速重塑神經樹突的機制,時間持續之後,發展出變異的、區隔的新人格,也就是所謂的精神分裂症現象,當長期憂鬱與新人格合併塑造之後,經常造成這些族群在有任何危脅生活的事件發生時(如言語、動作等等),體內將發出警戒訊號,腎上腺素也將急速飆升,而形成易怒及情緒波動的反社會人格。

3. 心血管疾病

缺氧型早醒症患者所面臨重大的風險之一,便是有很高機率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各種問題及事件。這裡所謂的心血管疾病包括了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狹窄(狹心症)、高血壓、心律不整、心室顫抖、心臟衰竭等等嚴重及不可逆的疾病。

 

許多的研究統計指出,隨著缺氧型早醒症的睡眠障礙加遽,發生高血壓的機率比正常者高出4倍以上。另外缺氧型早醒者對心臟也出現顯著的傷害,尤其是發生缺氧型早醒經常發生在凌晨時段,外面氣溫也屬於一天最低之際,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比正常睡眠者高出了68%的危險機率,而發生腦中風的機率,則也比一般人高出85%的危險機率!至於無法可逆的心臟衰竭問題,早醒者也比正常人高出1.52倍的機率發生。在急救醫學中甚至還因此出現早起型中風與早起型心肌梗塞等專業術語。

 

我們缺氧型睡眠障礙研究中心發現,其實這些疾病的致病原因,主要還是藉由過短及不完整睡眠睡眠過程中,細胞大量釋出的缺氧因子HIF-1所引發的細胞自救動作所造成的。在HIF-1的誘發作用下,大量的金屬間質纖維蛋白酶MMPs被製造並釋出到周邊的血管各層之間,先是破壞血管的緊密性,而使血管與血液交界的內皮層破損,而逐漸發生動脈粥狀油瘢,之後再發生血管硬化及血管壁栓塞化,最後再將這些栓塞的基礎纖維也剪碎,而形成大量的游離血栓,之後便造成大小不一的梗塞事件。這一系列缺氧所造成的漸進式動作,便產生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問題。

治療對策

有氧對策

要解決缺氧型早醒症的根源問題,當然則是讓身體及所有細胞回復有氧代謝狀態。只不過由於慢性缺氧是日積月累所造成的問題,要想快速恢復細胞從慢性缺氧的狀態,朝向變成完全有氧的狀態,除了時間之外,還需要幾項相關的逆轉子策略 :

 

1. 強化心臟力 :

身體的心臟,就像汽車的引擎,必須要有強大的動力,才能推動血液帶氧,並讓身體內部所有的器官及細胞得到充分的氧氣,而能達到有氧代謝的基礎來源。

2. 抑制缺氧誘發因子 :

除了透過正面方法供給氧氣之外,透過分子物質抑制缺氧誘發因子(HIF-1)的輔助,將可以短效且及時地避免缺氧的發生。

 

3. 增強血液帶氧功能 :

血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裡面數以億計的紅血球具有傳送氧氣的功能,而這些紅血球數量的生成與多寡、血紅素極性的帶氧效能、鐵元素及其他輔助蛋白酶的活化、血液及細胞間液的酸鹼程度、氧氣交換的方式及效率,都在在地影響氧細胞獲得氧氣的能力。

4. 解除DNA緊縮 :

細胞缺氧時將緊縮DNA,以節約能量存活,但也因此使得許多蛋白酶無法活化,造成細胞的健康每況愈下。因此利用一些自然元素去調控組蛋白或者去DNA甲基化,將有助活化細胞的有氧能力。

 

5. 舒緩血管減少血流阻力

血管的主要功能是供給氧氣與能量的主要通道,狹窄的通道當然減少了血流的供給,進而對組織器官產生了缺氧問題。因此適度透過一些天然元素舒緩血管張力,並且適時清除血管的堵塞物質,將有助活化睡眠中樞神經偵測身體的有氧能力。

能量對策

睡眠前儲備的能量不足是缺氧型失眠症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使用各類方法讓睡眠前的身體保持充沛的能量及強化細胞具備高效率的能量產出等等,便成為解除缺氧型失眠症的主要策略之一,也因此需要其他幾項子策略協力才能達成。

 

1. 強化細胞能量產出率:

當細胞取得同等食物供給的條件之下,同一單位的食物(以葡萄糖為例),在無氧代謝下,僅能產出2倍的ATP生物能量,相對的,在有氧代謝下,則能產出38倍的ATP生物能量,而在缺氧代謝下,則介於238之間。因此運用不同的食物元素,促進細胞朝向完全有氧代謝的運轉,將有助對抗失眠症的能量不足問題。

 

2. 適當補充細胞能量原料:

在許多長輩的口中經常會有〝餓到睡不著覺”的諺語出現,事實上,許多人為了減重、對抗三高、憂鬱、工作值班等問題,在晚上經常節食甚至不吃飯,因而造成燃燒的原料供應不足,使得睡眠前身體總能量呈現低弱的現象。因此適當的補充能量的燃燒原料,尤其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以及憂鬱症患者,適當的進食,將有助活化睡眠中樞的睡眠啟動。

 

 

3. 提高身體能量儲備轉換:

身體的脂肪細胞以三酸甘油脂的型態儲存了大於2倍以上碳水化合物的熱量,一般來說除非用盡了身上的碳水化合物的能量除純,才能啟動脂肪的燃燒,但若能透過依些特殊食物元素,強化身上脂肪細胞的油脂轉換成能量,除了將有助解除失眠問題之外,還能幫助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原料,是一舉數得的能量子策略之一。

治療方法

依循前面幾項針對缺氧型失眠症的不同治療策略下,我們將分別從食物、活動、及醫療等幾個不同的角度,探討我們缺氧型睡眠障礙研究中心的研究心得及其他常見醫療方式的缺失:

A.生化與食療方法

1. 遠志萃取物

遠志,又稱細草或棘苑,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是使用它的根部,去掉中心區的木質部位而使用外層的肉質假皮層。在三國歷史的傳說中,有著一則【母親寄當歸,姜維還遠志】的感人情節,其實就已經說明了遠志自古就是用來治療失眠的功效藥材。在傳統藥典原本就有安神、寧心等多種功效,經常用於治療多夢、失眠、健忘、驚悸、神經衰弱等症狀。更重要的它也是藥食同源的放心食材。

 

我們研究中心的主持人,在多年前因緣際會地在幫助朋友的機緣下,對遠志萃取物的特殊物質進行研究,我們發現在遠志的多糖萃取物質中,存在一種特殊結構的皂甘化合物(Senegenin),可以在抑制神經纖維上的酸敏感離子通道受體,因而透過降低缺氧代謝時,所溢出大量代謝產物氫離子,對周邊神經刺激而引發的神經波動,而能減少睡眠中樞神經的干擾,因此具有強化睡眠中樞啟動睡眠程序的能力。

 

當我們睡眠障礙研究中心運用這遠志皂甘的基礎研究發現,透過主持人的〝睡眠魚池理論〞,應用在缺氧型失眠的本質改善之後,發現剛好也能應用在針對因為長期缺氧導致失智健忘的模型上,表現出避免神精凋萎或損傷的特色。這使得對於許多因失眠及睡眠障礙問題導致神經性退化,像是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等問題,可以得到改善與保護。

2. 丹參萃取物

丹參,又名紅參或血參,除了因為它新鮮的根部顏色呈現鮮紅色、或者乾燥後呈現如丹紅色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古它就是中草藥裡面,被用在治療心血管與安定神經等相關疾病的主要藥方。在2005年時,我們的研究團隊更發現它其中的一項重要抗氧化物成分(MLB),具有抑制鈉鉀離子幫浦酶(Na+K+-ATPase) 的功能,解開了它對心臟血管與神經傳導等疾病的獨特作用機制,也讓這項藥食同源的植物進入了分子醫學新的層次之上,並在隨後不斷深入的研究之後,我們更解開了它對治療慢性缺氧疾病的廣泛應用。

 

我們發現人體慢性缺氧的主要根源為來自心臟的收縮力減退無力,而在目前其他已知可食用植物中,唯有丹參裡面的特殊MLB成分,是具有抗氧化結構的強心功能,簡單的說,除了它可以長期使用以強化心肌細胞之外,其他類似強心功能的物質,都屬類固醇結構,無法長期使用。

 

而如同在首頁中所提及缺氧的最大因子,就是當人體超過20歲之後,每年將平均減少 1 % 的最大攝氧量,而造成這個衰退的主因,其實就是心肌收縮力退化所造成的。2010年時,透過我們在醫學中心設計及委託的人體臨床研究結果,發現當每天補充適當劑量的MLB給慢性缺氧者,將可以明顯的幫助恢復心臟功能,也就是心臟的幫浦出力明顯恢復提升,患者他們的慢性缺氧情況及指標都獲得了相當意外的改善。

 

我們研究中心在隨後幾年長期針對神經與頭痛機轉的研究,並在台北榮民總醫院的人體臨床試驗分析後也意外發現,當屬於缺氧型睡眠障礙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患者,在使用一定劑量的丹參萃取物(含丹參隱酮 II ( Cryptotanshinone-II)與紫草酚酸鎂-R2(MLB-R2)之後,患者的失眠與睡眠障礙的相關症狀(如頭痛),有明顯的改善的趨勢,加上之後生化的研究,發現MLB-R2具有緩和神經纖維再極化的作用,減少神經傳導耗能的功能。這說明丹參這植物對於缺氧型失眠症患者具有根源的改善功能,是應用在慢性缺氧造成睡眠失眠症的良好基礎食材。

3. 紅景天萃取物

紅景天是一種生長在西藏高原上的耐寒凍、耐缺氧植物,也由於它生長的獨特環境,加上當地藏民也利用它作為救治高原缺氧的藥草,使得人們會直接聯想到它對抗缺氧的功效。其實在全世界北半球的凍寒高原區域都有這種景天科的植物生長,根部裡面也都含有相關的主要成份包括紅景天甙(salidroside)、景天苷(rosavin)等類的多酚酸物質,以及其他醌類、酮類及皂苷類等天然物質。現今這些物質或萃取物主要都應用在如增強體力、高山症、抗疲勞、甚至抗憂鬱等方面,也都有相當不錯的商業成果。

 

我們研究中心在很早以前就針對它的萃取物,進行偏頭痛與憂鬱問題的深入研究,甚至還在醫學中心進行過一項政府補助的人體臨床試驗,雖然結果並沒有現行抗憂鬱及偏頭痛等藥物來得及效,但確實已明顯改善許多這類病症的問題與症候,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紅景天具有長期使用的歷史並被歸類為藥食同源植物,因此雖然難以在頭痛的醫藥界被商業化,但卻也是不錯的經驗。

 

只不過在隨後幾年中針對缺氧型睡眠的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這類長期失眠或憂鬱失眠的族群,隨著他們年紀增長後,都會出現早起、難以再入睡、嚴重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的現象,這些都是造成睡眠障礙的主因之一,再深入研究後發現,原來是因為睡眠期間,大多數的體細胞遭遇比白天更嚴重的缺氧狀態,再加上原本自身的慢性缺氧後,細胞內的能量產出不足,因此釋放大量的酸性氫離子的二次代謝產物,這些刺激了位在周邊神經纖維上的酸感離子通道(ASIC),而產生大量的神經訊號,給橋腦中樞神經產生刺激,並衍生許多睡眠障礙的問題,包括許多組織器官的血液、能量、血氧被重新分配!

 

當發現這其中的關聯奧秘之後,我們研究團隊便利用多年前對紅景天萃取物對頭痛與憂鬱的研究,再深入進行缺氧型睡眠障礙的研究探討。結果發現紅景天它的景天肉桂醇糖苷(Rosarin)除了可以對抑制缺氧誘發因子HIF-1具有功能之外,還特別對腦血管平滑肌上的鈣離子通道,具有抑制的效果,這造成腦血管將因Rosarin的出現而舒張,連帶強化睡眠中樞對血氧的感測,而啟動睡眠程序。因此應用紅景天的萃取物去防治缺氧型失眠症,是相當不錯的上好策略之一。

4. 黨蔘萃取物

黨蔘,由於它的功效和人蔘類似,但價格卻很親民,因而經常被暱稱做平民人參,是一種多年生桔梗科的植物根,由於歷史上主要著名出產地為中國山西省的上黨地區,因此泛稱作黨蔘。自古以來黨蔘從來都不是當成主藥使用,但是卻具有補中益氣與治肺虛的功能。如果用現代的醫學觀念來說,它具有強化肺功能功效,進而增強呼吸與氧氣交換,而達成有氧功效。

 

我們研究中心從黨蔘的萃取物中分離出一類稱為CPPS的多醣體,運用CPPS對肺功能進行生化實驗,發現它能明顯的提高肺泡對氧氣的滲透率以及交換率,同時還能增加血紅蛋白與氧分子的親和力。當應用在人體與動物模型之後,發現他們的血氧竟能提高2.2%-4.3%左右,這代表黨蔘對人體的確有提高有氧的功效。

 

我們缺氧型睡眠障礙研究中心在隨後幾年,長期針對長期服用安眠藥的缺氧型失眠症患者,在推薦使用一定劑量的黨蔘萃取物(CPPS)並觀察他們的睡眠情況之後,起初只發現這些人白天的精神狀態明顯變好,之後幾個月竟然發現其中67%以上的人,已經自行減半安眠藥物,而46%的人甚至已經完全捨棄安眠藥物的使用。這說明黨蔘這植物對於缺氧型失眠症患者具有本源的改善功能,是應用在慢性缺氧造成睡眠失眠症的優良食材之一。

B. 物理與動作方法

1.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也稱作吐納,延伸得極致一點,也可以稱做氣功。簡單的說就是運用一種特別的呼氣與吸氣方式及頻率,讓身體強化有氧代謝的一種呼吸方式。也就是透過吸氣時從鼻孔徐緩的吸氣,使空氣慢慢地充滿肺部,並將體積膨向下脹至腹腔,同時停留3-5秒以上,接著再徐徐地將廢氣從口中緩緩地吐出,而完成一個腹式呼吸的循環。

 

一般我們所認知的吐納、氣功大概是屬於傳統雜藝武術或宗教神學等等的範圍,當然印象中精通這些技藝的人群,要不是所蘊含的力量超大,或者是壽命超長。事實上,要是能在生活中真的實踐這種呼吸方式,確實將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壽命與能量。

 

專業運動訓練研究發現,當運動員或者游泳選手在運動競賽時運用腹式呼吸的方式競賽時,不論出力或速度等方面的表現,比正常胸腔呼吸競賽者綜合起來都大於5%以上的優異表現。這說明腹式呼吸比一般呼吸能提高身體能量電池(ATP)的產出。另外有臨床試驗也發現,當失眠症的病患在一段時間內以腹式呼吸方式練習時,除了能有效的減少入睡的時間以及失眠的頻率之外,睡眠時的血氧飽和度也明顯提高。

 

我們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由於腹式呼吸能透過和緩的呼吸頻率加強血氧的交換,而達到明顯增加血氧的飽和度的功能之外,在呼吸的過程中,似乎也能直接的刺激中樞神經,而在腦中產生短暫的能量光團現象,這除了可刺激松果體分泌足量的褪黑激素之外,也有助活化睡眠中樞而啟動睡眠程序。所以我們強力推薦在睡前1-2小時前,運用這種腹式呼吸,作為對抗缺氧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有氧代謝強化基礎。

2. 靜坐冥想

靜坐冥想,其實也可以對缺氧型失眠症有巨大的幫助。基本上透過適當的靜坐姿勢,除了可以讓身體各處放鬆,而使細胞獲得較多的血氧之外,在靜坐時,配合適當的呼吸吐納方法,可以增強血氧的交換,而強化細胞的有氧代謝。若再配合正確的冥想方法,將能有效的調控細胞的能量轉換與產出,如果冥想與靜坐的境界達到一定高度,還能像武俠小說中所描寫的大師那樣,可以幫助睡眠,而達到對抗缺氧型失眠症的功效。

 

許多的研究發現,失眠者若是進行適當的靜坐冥想,可以減少對安眠藥物的依賴,同時還可減短入睡時間。在幾個臨床研究中也發現,配合針灸與靜坐冥想、或者只用正向冥想等方式,竟然都可以在3-6個月後,明顯的減少了50%失眠狀態的目標。

 

我們的缺氧型睡眠障礙研究中心也發現,透過適當的靜坐冥想訓練後,可以透過意念強化身體的血氧,並修護大腦睡眠中樞神經細胞的敏感度,降低失眠頻率的發生,也就是可以直接強化體細胞對能量的有氧代謝率,並且也具有提高睡前身體血氧狀態與能量儲備的功能,這將可以直接幫助缺氧型失眠者重返有氧的正常睡眠。

3. 按摩與芳香治療:

按摩,也被稱做推拿,主要是指透過外力的施加,以身體的接觸對皮膚下的肌肉進行按壓或拉伸的行為。主要目的是為了伸展肌肉、疏通細胞組織液,強化關節與韌帶,促使氣血運行並調整臟器間的體液流動,主要是為了增強人體抵抗疾病能力,或者達到減少病痛的目的。在傳統東方各國,針灸與推拿隸屬同科,理論基礎大致相同,因此按摩也簡稱「針推」。現代物理治療的醫學雖是運用各類物理復健治療的方法,但仍屬的一種按摩與推拿的廣義延伸。而芳香治療則是在按摩的基礎上再加上以植物的萃取香油塗抹在患者身上,或以植物萃取的精油,在按摩時薰香氣體使患者吸入。

 

許多的人體臨床研究也發現,透過適當外力按摩推拿,確實對失眠患者的入睡時間及睡眠品質有明顯的幫助。甚至另外一些透過芳香療法的臨床研究也發現,失眠患者的確有快速入睡的趨勢。但如同前面所提,正確的推拿就如同針灸那般,必須依賴正確的經絡或穴位,以及適當的力道與手法才能發揮功能。而另外不同的精油也可能有不同的催眠功效,尤其是以精油薰香的方式介入時,安全性的問題,將是首當要考慮的因子。

 

我們的研究中心也發現,透過適當且正確的推拿或按摩,甚至芳香療法,可以直接的強化按摩部位的血液循環,幫助該部位組織的細胞強化有氧代謝,當然有助於強化已收縮DNA的活化,同時還能幫助能量的釋放與儲備,對於睡眠中樞神經在睡前的感測與啟動睡眠程序有正面的幫助。但是千萬不可以按摩或推拿過度,畢竟若過度後所發生的發炎狀態,反而將引發組織纖維化後的急速缺氧。

 

另外對於芳香療法所使用的精油,我們研究幾類之後,發現主要分成具有麻醉效果的氣體分子,以及擴張血管功能的氣體分子等幾類,其中成分如含麻黃鹼、大麻酚、罌粟鹼等類具有麻醉效果的植物萃取精油,除了非法與成癮問題之外,還能對心血管與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嚴重而不可逆的傷害。因此基本上我們只推薦使用以按摩或推拿的活動,對於缺氧型失眠症的族群的確是值得推薦的簡單活動之一。

C. 醫療方法

由於現有主流醫學對睡眠生理的機轉還屬於渾沌未明的觀測時期,因此對於失眠症的睡不著覺的問題,大多只能以症狀治療的方式,使其呈現昏迷或麻醉狀態。也因此絕大多數的安眠藥物都屬於管制類的藥品,事實上與迷姦藥或迷幻要等毒品的成分或機轉類同,除非有相關科室的醫師出具處方簽,否則稍微有點良心的醫師都會建議盡量不要或減量使用為上策。

 

目前全世界合法所使用的安眠藥物,依據它們的功能方式大致分為五大類,第一類是使人發生麻痺、昏睡、降低知覺的安眠或麻醉藥品;第二類是使人減少焦慮的鎮定劑;第三類是使人感覺愉快的抗憂鬱劑;第四類是使人降低動作敏感度的精神病用藥;其他不在前面四類的藥物則歸類到第五類的其他類型。

 

以下我們將節錄我們研究中心主持人陳志明博士在他寫的【睡眠救贖缺氧型睡眠障礙】書中對目前藥物的簡略介紹與分類,以及它們的衍生問題;

安眠藥物衍生問題

第一大類--安眠麻醉藥物

第一大類的安眠麻醉藥物由於藥效強、副作用極大、甚至經常被用作迷姦藥物,所以幾乎都屬於管制類毒品。我依照它們的化學結構,將它們再區分成四個小類:

 

第一小類是一種稱作巴比妥類的安眠藥物(Barbiturates),它主要是透過強化腦神經上面的GABA受體的作用力,而強烈阻斷神經訊號的傳遞,達到失去意志的功效。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Benzylbutylbarbiturate, Butalbital, Amobarbital, Pentobarbital, Secobarbital, Sodium thiopental, Phenobarbital

 

第二小類則是一種由喹唑啉酮再化學修飾過的安眠藥物(Quinazolinones),它主要是一種類似GABA神經傳導物的化學物質,可以直接和GABA的受體結合,而發揮阻斷神經訊號的傳遞目的,達到減少神經活動的功效。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cloroqualone, diproqualone, etaqualone , mebroqualone, mecloqualone, methaqualone 等。

 

第三小類是一種稱作苯二氮平類的安眠藥物(BenzodiazepinesBZD),它也是透過強化腦神經上面的GABA受體的作用力,而產生強烈阻斷神經訊號的傳遞,達到失去意志的功效。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Clonazepam, Diazepam ,Estazolam, Flunitrazepam, Lorazepam, Midazolam, Nitrazepam, Oxazepam, Triazolam, Temazepam, Chlordiazepoxide, Alprazolam, Clobazam, Clorazepate, Etizolam 等。

第四小類則是一種稱作非苯二氮平類的安眠藥物(NonbenzodiazepinesZ-drug),它們的化學結構和苯二氮平類藥物不同,但是在神經細胞上的作用點卻是一模一樣,也是透過強化腦神經上面的GABA受體的作用力,而產生強烈阻斷神經訊號的傳遞,使人失去意志的功效。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Eszopiclone, Zaleplon, Zolpidem, Zopiclone 等。

 

第二大類--鎮定劑藥物

第二大類的鎮定劑藥物幾乎和前一類的安眠藥物重複,畢竟可以催眠麻醉的功能當然也可以拿來作為神經鎮定使用,所以在醫師的分類上幾乎是同一類藥物。在這章節裡特別和上面一大類做區隔,是因為上面那一大類安眠藥物,大多被列管為毒品,而這一大類的鎮定劑則大多屬於醫師處方用藥,甚至有些在藥局都可以買到(鴉片類除外)也因此經常被人們所濫用。在這裡我依照它們的化學結構,又區分成三小類:

 

第一小類是一種稱作胺甲酸酯類的鎮定劑藥物(Carbamates),它類似巴比妥類藥物 (Barbiturates)那樣的作用,一樣是透過強化神經上面的GABA受體的作用力,而達到強烈阻斷神經訊號的傳遞,只不過,它不只對中樞神經作用,同時還會對腦幹及脊髓神經的節點作用,導致全身達到意志散渙、肌肉鬆脫無力的鎮定功效。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 Carisoprodol, Felbamate, Mebutamate, Tybamate等。

 

第二小類就是大家習以為常的抗組織胺類藥物(Antihistamines),偶爾當發生感冒有鼻塞症狀時,醫師一定會開給患者緩解的一種鎮定劑藥物。它主要透過抑制組織胺的受體,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免疫中止,同時也抑制腦下視丘的TMN神經,使得神經意識傳遞訊號受到阻斷,而導致注意力喪失、肌肉鬆脫無力、昏迷想睡等等的功效。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Acrivastine, Azelastine, Benadryl, Bilastine, Bromodiphenhydramine, Brompheniramine, Buclizine, Carbinoxamine, Cetirizine, Chlorodiphenhydramine, Chlorpheniramine, Clemastine, Cyclizine, Cyproheptadine, Dexbrompheniramine, Dexchlorpheniramine, Dimenhydrinate, Dimetindene, Diphenhydramine, Doxylamine, Ebastine, Embramine, Fexofenadine , Hydroxyzine, Levocabastine, Loratadine, Meclizine, Mirtazapine, Olopatadine, Orphenadrine, Phenindamine, Pheniramine, Phenyltoloxamine, Promethazine, Quetiapine, Rupatadine, Tripelennamine, Triprolidine, Cimetidine, Famotidine, Lafutidine, Nizatidine, Ranitidine, Roxatidine, Tiotidine, Clobenpropit, Ciproxifan, Conessine, Thioperamide等。

 

第三小類是鴉片類的鎮定劑藥物(Opioids),它在毒品和歷史上的大名,相信我不必再特地解釋。它主要透過抑制中樞神經的鴉片受體,強烈阻斷痛感及其他的神經訊號傳遞,所以用作止痛劑、麻醉劑等等藥物,同時它也抑制中樞神經的傳遞作用,使大腦感到昏昏欲睡、疲累無力的情況,而達到鎮定的功效。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Morphine, Codeine, Thebaine, Diacetylmorphine, Nicomorphine, Dipropanoylmorphine, Desomorphine, Acetylpropionylmorphine, Dibenzoylmorphine, Diacetyldihydromorphine, Hydromorphone, Hydrocodone, Oxycodone, Oxymorphone, Ethylmorphine, Buprenorphine, Fentanyl, Pethidine, Levorphanol, Methadone, Tramadol, Tapentadol, Dextropropoxyphene等。

第三大類--抗憂鬱藥物

第三大類的抗憂鬱藥物中,有許多種類具有鎮定神經、排解壓力的功效,尤其許多人因為壓力過大、甚至發生憂鬱症狀族群,都經常性的發生失眠問題。因此許多精神科室的醫師經常使用這類藥物作為治療失眠及睡眠障礙問題。在這一大類的抗憂鬱藥物大多屬於醫師處方用藥,甚至有些在藥局都變成慢性處方簽,也因此經常被人們所濫用。在這裡我依照它們的化學結構,將它們大致區分成三小類:

 

第一小類是一種稱作血清素接受器及再回收抑制劑類的抗憂鬱藥物(Serotonin antagonist and reuptake inhibitors, SARI),顧名思義,它主要是透過抑制中樞神經上面的血清素的受體,同時也抑制血清素的回收再利用的受體,而產生短暫的快樂感覺。但是也因為阻斷神經傳遞的訊號,使壓力暫時解除,肌肉鬆脫無力而產生的鎮定及減少腦波刺激的功效。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Etoperidone, Lorpiprazole, Mepiprazole, Nefazodone, Trazodone, Vilazodone, Vortioxetine, Niaprazine, Medifoxamine等。

 

第二小類是一種稱作三環類的抗憂鬱藥物(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它的作用仍然主要是透過抑制中樞神經傳遞節點上面的血清素回收利用的受體,而使神經節點上的血清素濃度增高,而產生短暫較快樂的感覺。也因此使壓力的發生暫時解除,而產生減少腦波刺激的鎮定功效。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Butriptyline, Clomipramine, Imipramine, Trimipramine, Desipramine, Dibenzepin, Lofepramine, Maprotiline, Nortriptyline, Protriptyline, Amitriptyline, Amitriptylinoxide, Amoxapine , Demexiptiline, Dimetacrine, Dosulepin, Doxepin, Fluacizine, Imipraminoxide, Melitracen, Metapramine, Nitroxazepine, Noxiptiline, Pipofezine, Propizepine, Quinupramine, Amineptine, Iprindole, Opipramol, Tianeptine等。

 

第三小類則是一種稱作四環類的抗憂鬱藥物(Tetracyclic antidepressants, TeCA),它和三環類抗憂鬱藥物是截然不同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透過抑制中樞神經上面的組織胺受體,使得神經意識傳遞訊號受到阻斷,而導致注意力喪失、肌肉鬆脫無力、昏迷想睡等等的功效。加上它也抑制正腎上腺素回收利用的受體,而產生短暫較有動能的快樂感覺。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Maprotiline, Mianserin, Mirtazapine, Setiptiline, Amoxapine, Benzoctamine, Loxapine等。

 

第四大類--精神病藥物

第四大類的精神病藥物中,除了藥物本身是用來治療像是精神分裂、躁鬱症(雙向情感障礙)等精神異常疾病,透過抑制腦波傳遞以控制興奮、躁動、幻覺及妄想等症狀,由於這類藥的效果中另外也具有讓人昏睡的的副作用,因此也經常被作為治療失眠及睡眠障礙問題的藥物。在這一大類的抗精神病藥物都屬於醫師處方用藥,也經常被人們所濫用。在這裡我依照它們的化學結構,將它們大致區分成二小類:

 

第一小類是一種稱作經典型或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First-generation (typical) antipsychotic ),所謂的經典型或第一代型的藥物,是因為它會造成類似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問題,包括口乾舌燥、行動遲緩、身體僵直、肌肉萎縮等等副作用。由於它透過抑制中樞神經上面的多巴胺的受體,而降低大腦的行動力,因此在行動不便的同時,也會同時發生鎮定、昏眩及睏睡的功能。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Chlorpromazine, Chlorprothixene, Levomepromazine, Mesoridazine, Periciazine, Promazine, Loxapine, Molindone, Perphenazine, Thiothixene, Droperidol, Flupentixol, Fluphenazine, Haloperidol, Pimozide, Prochlorperazine, Thioproperazine, Trifluoperazine, Zuclopenthixol

 

第二小類是一種稱作非經典型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Second-generation (atypical) antipsychotic ),所謂的非經典型或第二代型的精神病藥物,主要是和第一代藥物作區隔,因為第二代非經典型的藥物它比較不會造成類似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問題,包括口乾舌燥、行動遲緩、身體僵直、肌肉萎縮等等副作用。但是卻會發生遲發性運動異常問題 (像是身體無法控制的重複動作﹐如嘴巴咀嚼式的蠕動、吐舌﹑下巴顫動﹑眨眼睛﹑和手臂﹑腿﹑及身體快速的動作等),同時也會引發糖尿病等等嚴重副作用。但由於它一樣是透過抑制中樞神經上面的多巴胺傳遞途徑,因此會降低大腦的活力,也同時會發生鎮定、昏眩及睏睡的功能。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Amisulpride, Aripiprazole, Asenapine, Blonanserin, Cariprazine, Clozapine, Iloperidone, Lurasidone, Melperone, Olanzapine, Paliperidone, Quetiapine, Risperidone, Sertindole, Sulpiride, Ziprasidone, Zotepine等。

 

第五大類--其他藥物

第五大類的其他藥物中,除了藥物本身並不是主要像上面那幾類那樣,主要被用來治療像是安眠麻醉、鎮定、憂鬱、精神分裂等等等神經或心理性疾病,反而是應用在其他像是降血壓藥、抑制食慾藥、迷幻藥、甚至抗癲癇藥等等治療的功能上,但是在它們的副作用上會出現讓人昏睡或想入睡的功效,因此也經常被醫師當作治療失眠及睡眠障礙問題的藥物,而經常被人們所濫用。在這裡我依照它們的功能結構,將它們大致區分成三小類:

 

第一小類是一種稱作甲型腎上腺素促效劑(alpha-adrenergic agonists),主要透過促發血管和肌肉的收縮作用,抑制腦幹和中樞神經的活性反應,而降低大腦的刺激波動,因而產生鎮定、降低血壓及睏睡的功能。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Methoxamine, Midodrine, Oxymetazoline, Metaraminol, Phenylephrine, Clonidine, Guanfacine, Guanabenz, Guanoxabenz, Guanethidine, Xylazine, Tizanidine, Medetomidine, Methyldopa, Methylnorepinephrine, Fadolmidine, Dexmedetomidine等。

 

第二小類是一種稱作食慾素受體抑制劑(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主要透過抑制丘腦的中樞神經裡控制食慾的受體,降低食慾對大腦的神經激化,而產生類似餐後睏睡的功能。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Lemborexant, Nemorexant, Suvorexant等。

 

第三小類是一種大麻素類的藥物(cannabinoid),主要透過抑制丘腦的中樞神經裡的瘦素活性,以降低新陳代謝速率,並降低食慾而產生類似餐後睏睡的功能。主要的化合物或藥物類名稱包括:Dronabinol, Nabilone, Rimonabant 等。

是昏迷還是睡覺?

前面一小節中所列出了安眠藥物簡單的分類,可能有些讀者看完之後,腦袋仍舊會『霧煞煞』的不知所云,為了讓讀者更明白你所用的安眠藥物大多是毒藥,我在這裡在做一次簡單歸納它們讓你昏迷的方法,請注意,我所用的字眼是『昏迷』,而不是休息或睡覺這個普通名詞。

 

我們先看看第一類的安眠類藥物,全部都是去激發所謂的GABA受體,而讓中樞神經緊急煞車的化學物質。第二類的鎮定劑藥物,也是藉由阻斷各種腦神經的正常傳遞途徑,去降低神經敏感度。第三類的抗憂鬱劑藥物,則是以騙取大腦短暫的愉悅感覺,去麻痺神經的防衛注意力。第四類的抗精神病藥物,則是以抑制動作神經的傳遞,去阻礙腦波的形成。而其他的第五類化學物質則以減低身體的代謝效率,去減弱大腦的動作。上面這所有的藥品策略都是透過干擾神經的傳遞,而達到短暫或長效的昏迷效果。

 

也因此絕大多數的安眠藥物,如果不是被政府列管為毒品,要不就是管制用藥或專業醫師處方簽,因為除了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當作迷姦藥或詐騙藥物之外,絕大多數都具有明顯強烈的依賴性而很難戒斷,同時還會產生幻覺、麻痺、精神錯亂及憂鬱症等等問題。但是如果要說這些不好的副作用或症狀,其實都不是重點,真正的問題是這些藥物的概念,都是以阻斷及干擾正常神經的傳遞運作,達到讓人昏迷的效果,相對的,原本要休息或睡眠的生理時間,就成了一片被空白掉的錯亂人生。

 

這就像拿根木棒往人的頭上用力敲昏那樣,看起來像是睡著了,但其實是失去知覺了!

 

睡眠的真正功能,是為了讓身體所有器官和神經細胞能夠充分休息並得到適當的能量修復,以應付第二天的生存挑戰。所以我們躺下之後,腦波漸漸地從α, β, γ…的高能量波,一直緩和地降到低能量頻率λ波,然後就漸漸地進入非眼動睡眠的熟睡狀態。這時候身體絕大多數細胞的獲得了真正的休息,當然,細胞所儲存的能量即使在最低的消耗之下也會用盡告鑿,因此每隔一小陣子(正常人大約是80-90分鐘),就會像魚塭池裡原本已經停機待命的打氧氣專用馬達幫浦那樣,將會每隔一陣子就再度啟動電源運作打氧個1015分鐘那樣,這種休息一陣子再刺激心臟運轉打氧的重複動作,將確保細胞休息時的基礎能量供應而不缺氧,當然這也是我們作夢的源頭。

可是這所有的安眠藥物,卻像是將這些運轉馬達的電源插頭拔掉那樣,從現況看起來身體像是停機不動的休息那般,但是在藥效消退的期間,那些扮演著間歇運轉供氧馬達一般的快速眼動睡眠,卻是依然停機不動。結果就如同大停電的魚塭池裡頭,大量的魚可能因為含氧量不足而生病、受傷或死亡那樣,我們的身上所有的細胞也將因此而遭受缺氧而發生傷害或凋萎死亡,這也是絕大多數服用安眠藥物的人,在第二天清醒後,仍舊感到疲累不堪的主要原因!

 

安眠藥的根本問題:缺氧

在媒體上偶爾會聽過服用大量的安眠藥物自殺的事件,但是如果偋除安眠藥物本身的作用,最多是讓人昏迷罷了,為什麼會致死呢?原來,真正致命的問題是過度缺氧!過多的安眠藥物可以阻斷了所有中樞神經的傳遞動作,所以當昏迷之後,呼吸及心跳都將被嚴重干擾甚至停頓,而發生類似缺氧窒息或器官衰竭而死亡。

 

像上面這類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算是很少見,但是如果像絕大多數失眠者,在很小的安全劑量下,當長期的使用的情況時,會發生哪些狀況呢?答案是慢性缺氧。

 

大多數人使用安眠藥物最大的睡眠特徵,是快速眼動睡眠的現象消失或減少了!簡單的說,你在睡眠中只會沉睡而不會做夢了,乍聽之下,這豈非是一件好事嗎?可是真實的情況卻不是你所想像的,因為幾十年來的研究都發現,如果一個人因為藥物的介入而使睡眠期間長期缺少夢境,或者快速眼動睡眠消失的話,他的壽命將明顯的比正常人甚至失眠的人還要短少了很多,簡單的說,也就是死得比較快!

 

這就像是前一節用魚塭的比喻那樣,我們在熟睡的時期,因為呼吸系統及循環系統呈現半休息狀態,將會使得全身細胞的血氧濃度越來越少,這些缺氧細胞的代謝產物:氫離子,也會一直不斷的被釋出到細胞外面,在不斷累積之後使周遭微環境的酸鹼度降低,因而激化周邊??神經的酸敏感離子通道,引發神經信號並傳遞到延腦部位的自主神經,去命令心臟及呼吸系統加強一下動作,也就形成所謂的快速眼動睡眠。上面這一套睡眠專用的既精密又合理去調控體細胞和神經之間的運作關係,將會被絕大多數的安眠藥物所在神經節點上面所阻斷。也就是說,像魚塭池裡面幫浦馬達功能的心臟及呼吸系統,在原本應該啟動運轉強化打氧氣的動作,被安眠藥給強制阻斷,當然這池水裡頭數以兆萬計的細胞就面臨到慢性缺氧的嚴重問題了!

安眠藥如何殘害身體

前面已經討論過,安眠藥物如何在睡眠時造成身體慢性缺氧的機制,但是這樣的過程到底如何傷害身體,應該是許多讀者所關心的事。

 

經過我的整理後,發現所有類別的安眠藥物在使用過後都有幾種共同的副作用:疲累、想睡、意識模糊、焦慮等等情況,而其他的副作用則因為不同的藥物類別而有一些差異,包括嚴重一點的副作用,如暴斃死亡、自殺、重度憂鬱、心臟衰竭、帕金森氏症、糖尿病、心律不整等等。長期使用則將明顯發生失智、癡呆、阿茲海默氏症等神經退化問題。

 

同時大多數安眠藥物在戒斷時都會產生較明顯的失眠、焦慮、頭痛、憂鬱、意識混亂的現象。其他一般常見的副作用則還有:反應遲鈍、低血壓、便秘或腹瀉、心跳過快、體溫偏低、口乾舌燥、暈眩、反胃嘔吐、食慾變差、記憶喪失、幻視、骨密降低、夢靨、心悸、性無能、肢體顫抖、流口水、無力、恐慌感等等生理及心理反應。如果我將這些副作用分類整理過後,可以發現這些藥物所引發的症狀、問題或疾病都屬於慢性缺氧所造成的。

 

心理異常問題

許多人在長期服用安眠藥物之後,都會產生憂鬱、焦慮、恐慌、甚至自殺等感覺或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安眠藥物所造成睡眠時的大腦及身體的長期缺氧,使得左右腦交接處的核縫神經細胞感測到血氧不足,而減少或停止製造分泌血清素(又稱5-羥色胺或快樂激素),造成身體得不到應有的獎勵,而發生憂鬱或不快樂的情緒低落現象。尤其是抗憂鬱藥物類的安眠藥物,原本藥物設計的概念就是將已分泌的快樂激素做重複滯留的動作,造成神經好像得到較多快樂獎賞的刺激訊號。這種欺騙大腦的干預手段,除了造成神經會馬上貪婪的製造更多的受體來適應,而形成像毒品那樣地越用越重的依賴感之外,當一旦停止或減量時,身上的血氧供給跟不上身體快樂激素的自然分泌的情況下,那時的大腦便會覺得極度的失落、憂傷、沮喪,同時也喪失了鬥志及人生的目的,因而造成重度憂鬱症、甚至產生強烈的自殺感。

 

情緒失控問題

睡眠時期的慢性缺氧狀態下,大腦的『打或逃』本能會偵測發現,在正常狀況下會去激發多巴胺神經系統,而啟動腎上腺素等壓力型內分泌系統去強化一下身體的血氧,例如心跳快一點、血壓拉高一些等等武裝動作。可惜,當這些自發性的身體武裝動作,被這些安眠藥物給抑制住時,尤其鎮定劑、抗精神病藥物及抗憂鬱劑等類的安眠藥物,它們的主要作用點都圍繞在多巴胺的上下游生產分泌方面,於是當我們身體發現了想要逃或想去打的缺氧壓力警告時,卻被這些藥物給抑制住,發生了有志難伸無法進行的現象。所以造成在服用安眠藥物的初期,每當藥效減退,醒後的一段時間內,很容易的發生焦慮、恐慌、意識混亂、暈眩等現象,隨後身體也將發生心跳過快、頭痛、心律不整、便秘等等的代償現象。更重要的是,原本要依賴這些藥物來幫助入睡或解決失眠的問題,只要不繼續使用時,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失眠問題!

 

當上面的現象持續一段時間之後,身體因安眠藥物所造成的慢性缺氧,將使大腦神經及各處器官發生不可逆的破壞。

 

記憶退化問題

在大腦方面,由於長期睡眠時的缺氧,使得大腦海馬迴的血氧供給也相對減少,尤其在那處理短期記憶的海馬迴和儲存長期記憶的大腦皮質區的交界處,一處稱作齒狀回的耗氧神經區,更容易發生缺氧現象,因而長期啟動了慢性發炎的代償機制,使得在那處神經區的血腦屏障,便因為細胞缺氧釋放出一堆具有剪刀功能的MMP蛋白酶,將那些包覆神經元的神經膠質細胞和微血管縫隙間的特殊纖維破壞而變得鬆散。雖然這動作可以強化血氧的滲透率,但是卻引來星狀神經膠原細胞不正常的緊急修復。當長時間不斷的破壞和搶修之後,就形成阿茲海默氏症獨特的病徵,大量的澱粉質瘢沉澱、以及神經軸突和膠原纖維糾結纏繞的TAU,當然也代表了不可逆轉的記憶退化喪失!

 

動作遲緩問題

類似的現象仍然發生在大腦的黑質神經細胞區域裡,由於氧氣是生產多巴胺的必備原料,沒有足夠的血氧,就無法生產足夠的多巴胺以及下游的腎上腺素等動作型及壓力型賀爾蒙。但是所有的安眠藥物消滅了睡眠時具有補氧功能的快速眼動睡眠,因而使大腦區黑質細胞面臨到嚴重慢性缺氧的情況,除了明顯的減少分泌多巴胺之外,黑質細胞也漸漸的凋萎。如果再加上抗精神病藥物或鎮定劑藥物當作安眠藥物來使用的話,那無疑是雪上加霜地加速黑質細胞功能喪失及死亡,而從假性的帕金森氏症惡化成不可逆的行動遲緩、無法控制動作、甚至肢體僵直而器官衰竭死亡

 

血管硬化問題

在循環系統方面,由於安眠藥物造成長期睡眠時的缺氧,使得體細胞大量釋出的金屬基質蛋白酶MMP,去破壞周遭血管的各類膠原纖維蛋白,以期望能增加一點血氧通透性。於是在血管的內膜層和外面的平滑肌肉層黏結交接的地方,布滿了一小層薄薄的纖維蛋白網,便是這些MMP破壞的首選攻擊要處,這些人的血脂將接著顯著的升高去修護這些破損處,同時幾年之後,血管也將明顯的產生動脈粥狀油瘢,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血管硬化現象。

 

血栓梗塞問題

安眠藥物所造成缺氧細胞釋放的MMP,除了會破壞上面纖維蛋白網之外,為了完成獲取氧氣的任務,它們還會繼續再向內部一點點的血管內膜前進,只要能將聯繫這一層內膜細胞間的連結纖維剪碎一些,血氧就可以很容易地滲漏到缺氧的細胞組織之間而救活它們。但是這個動作卻造成血管內壁的破壞,因此血小板補破洞系統很快的就到這裡進行維護搶救,於是大量的血小板、紅血球及組織纖維蛋白等當然很快地堆積形成血栓以止住漏洞。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個成形的血栓很快地就被MMP將堵住根部的纖維蛋白給剪碎破壞,使得這個巨大像個石頭一般的血栓順著血液流向遠方,而形成大量的游離血栓。

 

器官衰竭問題

這些游離血栓只要順著血流,只要遇上血管管徑比它們小的地方,就會發生梗塞的情況,而形成下游組織發生緊急缺氧而衰竭壞死。也因此,長期或大量使用安眠藥物所造成的慢性缺氧,將很容易發生小型的肺靜脈栓塞,心臟冠狀動脈栓塞等事件,只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甚麼感覺,只覺得身體越來越沒力氣,可是日積月累一段時間之後,會先出現發生血壓不穩定、心悸、心律不整等問題,之後便導致心臟衰竭、肺衰竭、血壓過低、甚至睡眠時猝死或心肌梗塞等等可怕的疾病!

 

代謝失調問題

在代謝系統方面,由於安眠藥物所造成長期睡眠時的缺氧,使得細胞的能量產出驟降。為了節約開銷,細胞會透過暫時緊縮DNA的動作,去減少胞內製造蛋白質時的大批能量損耗。但是也因此使得細胞內部許多沒那麼緊急的動作被迫暫時停工,像是一般構件的修修補補或者複製再生等等。這樣的『節流』動作,使得滿布細胞表面、零件複雜且偶而會壞損的引進葡萄糖燃燒原料的大門構件複合體:包括鎖頭構件(胰島素受體)及門身構造(葡萄糖通道),也會因為DNA緊縮的動作,而使得這些構件破損後不再及時替換修補。也因此,原本數量龐大的通道,漸漸地失去功能而無法開啟,也使得糖分滯留在血液中無法進入細胞內部被燃燒利用,也就是產生所謂的第二型糖尿病!

 

能量不足問題

當然,過多的血糖造成血液的濃度升高,所以身體為了沖淡去平衡濃度,所以會造成口渴或口乾舌燥的感覺。同時過多的血糖,告訴我們身體不需要再多進食,所以我們的食慾漸漸地變差。另外細胞內部進行所謂的缺氧代謝,能量的產出越來越少,除了降低身體的核心溫度以平衡能量管銷之外,其他像是生殖求偶傳宗接代的耗能事件,當然也就能停就停,於是形成了性無能或性冷感問題。當然細胞供氧不足、燃燒的原料也難以補充的情況下,發生體能不繼而讓人感到明顯的無力感及倦怠感,同時在活動中也極易產生疲憊痠痛等問題!